甘孜日報 2023年04月12日
◎李釗
《人民的財產》是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國家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重量級獎項獲得者周梅森繼《人民的名義》后又一現實主義題材力作,也是熱播電視劇《突圍》的原著小說。作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故事依舊發生在漢東省京州市,時間則在《人民的名義》反腐風暴之后半年,講述國企京州中福在中福集團八十年慶之前八十天內發生的故事。
小說來源于生活,故事就在我們身邊。如周梅森所說,生于這個時代,我的創作不能不關心這個時代。一個時代一定要有一批作家“在場”。他的人生道路,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步,讓他對這個“劇烈變化的大時代”充滿了感情,正是因為對“大時代”的感動和直面現實的創作理念,使現實生活為他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他的小說中也深深刻上了現實社會和個人經歷的烙印?!冻翜S的土地》《黑墳》以及《人民的財產》對煤礦部分的描寫,來源于早年間他在煤礦工作和生活的經歷;《絕對權力》、《至高利益》《國家公訴》《人民的名義》對政治經濟和反腐敗的書寫,則來源于他在政府部門掛職的經歷,讓他對政府運作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而《我主沉浮》《我的太陽》、《我本英雄》等小說,更是他對改革開放的致敬之作?!度嗣竦呢敭a》中,他堅持“對批判現實主義始終不渝的忠誠與主張”,直面社會現實問題,將目光涉及國企改革、棚戶區改造、銀企險企、民間借貸等老百姓關注的領域,既有對歷史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的緊跟,以“清明上河圖”式的細致書寫,將劇烈變化的大時代中社會各階層群像呈現給讀者。
一部優秀的小說,里邊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都有存在的意義,每一個角色背后都隱藏著社會生活的點滴信息,將人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人物背后有形無形的線條梳理串聯后,便可窺見經濟熱潮涌動里隱秘的社會真相。林滿江和齊本安是書中的兩位主要人物,他們與石紅杏同為勞模程端陽的徒弟,三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同在中福集團工作。不同的價值取向,讓三個人走上不同的道路和做出不同的選擇,而他們的選擇也將為企業帶來截然不同的命運。大師兄林滿江在企業內大搞一言堂、小圈子,將人民的財產視為自己的家族財產,置下屬企業困境于不顧,以各種手段侵蝕國企的利益,竊取人民的財產;而小師妹石紅杏雖不貪財,卻盲目迷信大師兄林滿江,成為林滿江的幫兇;而二師兄齊本安到京州中福任職后,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帶領企業在經營困境中成功突圍,也為國企改革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明線之外,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和市長吳雄飛也因為不同的執政理念產生沖突,李達康雖然“霸道”,卻始終牢記人民的利益,“九二八事故”后痛定思痛,力主廢止24號文件,改造棚屋區;而吳雄文擔心廢止文件會給自己帶來新的被動和加重組織對他的處理,所以原本溫和的他不惜以堅決反對。而在陸建設、錢榮成、傅長明、秦小沖等人身上,更是可以看見社會萬象中某個群體的縮影。
從國企到民企、從政府高層到民間,從大人物到小角色……每個人都能隱約在《人民的財產》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禁叩問內心:革命戰爭年代,創建中福集團的革命家為了人民的利益流血流汗,連自己的家產都能傾囊捐出。而在經濟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幸福的時代,我們能不能守住初心?